1、金門縣簡介
金門當地一個個以宗祠為中心的傳統聚落,完全是典型的閩南式建筑,其保存非常完整。在山后村,紅瓦、磚墻、高翹的燕尾屋脊或是圓柔的馬背屋脊,處處顯示出閩南建筑的優美線條。屋前舍邊挺拔的棕櫚樹和古老的刺桐樹,為村宅增添綠意也增添生氣,更增添歷史感。據介紹,像這樣有代表性的村落,在金門共有7個,它們大都保持著福建漳州、泉州式樣的傳統建筑風貌,縣城多以一個姓氏聚居。
金門的傳統聚落十分講究風水及倫理配置,在一些保存良好的古厝,其建筑格局都有一條中線,左右對稱,左尊右卑,前低后高,前水后山。而金門聚落另一特色就是“宗祠”。由于金門聚落多由同性血親所形成,因此在村落中即會建有該姓的宗祠,形成一種以宗祠為中心的聚落社會,例如珠山的薛氏、水頭的黃氏,瓊林的蔡氏。金門宗祠密度之高,為全臺之冠。
專家認為,金門的歐厝、珠山、水頭、瓊林、山后、南山及北山這7個傳統聚落的民居,不論是磚面材料的運用、建筑裝飾的表現,還是平面的布局皆變化多端,且具有因地制宜的巧思和美感,充分展現出匠師們的高妙技藝,深具獨特的地方風格與豐沛的藝術生命力。如同閩南其他地區一樣,金門古時土地貧瘠,民生困頓,出洋謀生者眾,從而也使金門成為一個著名的僑鄉。而外出經商的僑民回家后又蓋起了一幢幢帶有西式風格的“番仔樓”,與閩南建筑合壁生輝。
水頭村里,有著各式各樣的中外建筑,街頭巷尾亦述說著富商名人衣錦還鄉蓋大厝、辦學堂的故事。水頭村的“黃氏酋堂”,就是水頭黃姓富商于清朝乾隆年間所興建的學堂,有曲橋、日、月形二水塘,繁榮景象雖逝,其建筑之美卻令人嘆為觀止。
地廣人稀,是走在金門街頭的又一印象。據介紹,目前金門的不少傳統民居已人去樓空,因為主人大多到島外發展了,但它的文物價值卻不可小視。當地政府還把山后村建設成為“金門民俗文化村”,供游客品味獨特的閩南風情。
2、金門縣
金門還有一份文化遺產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島上獨有的圖騰——“風獅爺”,一種獅面人身、為金門邪鎮城的塑像。材口路邊,你能看到一尊尊豎立著的“風獅爺”;商攤店鋪中你也能看到小如指頭、大若立柱的“風獅爺”工藝品。
金門縣志記載,明清時期,金門曾遭受4次兵災人禍,島樹木被砍伐殆盡,民眾飽受風災之苦,后來便紛紛在村莊的當風口豎起“風獅爺”,且形容、神態各異,成為金門珍貴的文化遺產!帮L獅爺”也成了金門最獨特的工藝品。
金門的許多古厝上都有鳥巢,古建筑上也常常出現鳥獸圖案,這構成了金門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又一景觀。因為金門是候鳥遷徙的要道,鳥類達280多種。湖面上、樹叢中、屋檐下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金門也因此成為臺灣賞鳥的絕佳地點。
金門特產高粱加上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被釀酒師釀制出遠近聞名的金門高粱酒。這種酒因風味獨特,香醇甘洌,深受消費者歡迎,也一直是臺灣最高檔、市場銷量最大的白酒。高粱酒曾經是金門的經濟命脈,行銷50年而不衰。目前金門縣府仍有40%—50%的收入要依賴高粱酒的銷售。
除高粱酒外,菜刀也是金門的標志產品,因為它有著令人好奇的材料——廢炮彈片。走在金門街頭,可不時地見到一些刀鋪。記者在一家名為“金永利”的刀鋪看到,一邊廂是各式鋼刀琳瑯滿目,另一邊則擺著大大小小的廢彈片,煞是醒目。據介紹,“金門菜刀”出名后,贗品充斥街市,于是有的廠家讓現場指定炮彈片制刀,深受歡迎。
其實,金門的制刀匠多為祖傳,大多又是由廈門遷來。上世紀初,金門的刀業就已頗具規模。但日據時期,島各項物料短絀,鋼鐵材料尤缺。困頓中,刀匠便以盟軍轟炸所遺的彈片試鑄刀具。兩岸炮戰后,金門制刀有了更多的取材。一輩子打造了不下50萬把菜刀的林世安,三代都是鐵匠,他是最早一批把彈片變成菜刀者,因而被稱為“金門菜刀大王”、“戰地時代的生財奇葩”。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金門縣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金門縣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纯赐械木W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