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山縣簡介
歷史沿革
古籍載,通山地域在戰國時為楚地,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下雉縣,三國屬吳之武昌郡陽新縣,隋改陽新為永興,唐屬鄂州永興縣。北宋乾德二年(964),南唐(遵北宋年號)始置通山縣,以通羊、青山二鎮各取一字命名,隸鄂州。開寶八年(975)屬江南道。太平興國元年(976)屬荊湖北路永興軍,太平興國二年屬江南西道興國軍,太平興國三年降為羊山鎮,不久復為縣。崇寧元年(1102)屬江西路興國軍,南宋紹興四年(1134)再次降為鎮,翌年復縣。元至元十七年(1280)屬江淮行省蘄黃道,至元十九年屬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屬湖廣省興國路。明洪武元年(1368)屬興國府,洪武九年(1376)屬武昌府興國州。清康熙三年(1664)屬武昌府。
2.通山縣
民國期間,本縣始終屬湖北省轄。元年(1912)屬第一區,3年(1914)屬江漢道,16年(1927)直屬湖北省轄。1930年建蘇埃政府時,屬湘鄂贛省鄂東南蘇區轄。21年(1932),國民縣府屬第二行政督察區,25年(1936)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解放后,1949年5月屬大冶專署。1952年6月屬孝感專區。1958年11月與崇陽、通城合并為崇陽縣,1959年3月恢復通山縣。1959年11月屬武漢市,1962年5月復屬孝感專區。1965年6月屬咸寧地區。
區域演變 自宋建縣至清,縣域未發生大的變化。1929年東南革命根據地形成,經大冶中心縣委決議,陽新所屬梅田、黃沙、大畈、慈口等地劃歸通山縣轄。這一時期,蘇維?h府與國民縣府并存,國民縣府的轄域只限于楠林、城關、廈鋪一線數點。1933年后,革命趨向低潮,蘇區漸轉向邊緣山區,國民黨政區擴展,梅田、黃沙、大畈、慈口等地仍歸舊新縣轄。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決定將陽新縣的黃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廈與通山到的富有、橫石潭大橋背等地,劃為“大畈特別區”,直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轄。1935年6月撤銷特別區,各地復歸原縣轄?谷諔馉帟r期的1940年,日軍在占領區建偽政權;偽省府將陽新縣大畈區劃歸通山縣轄?谷諔馉巹倮螅栃、通山兩縣參政機關爭議紛起,經省決議,大畈區仍歸陽新縣轄。建國后,1950年3月大冶行署析出陽新縣燕廈、大畈、黃沙等地劃入通山。1954年南林區高橋鄉的黃泥檔、三界宕、張家、孫家、花紅等村及雨山鄉的廖家山村劃歸崇陽縣。1955年3月,陽新縣八區白果鄉陳村劃歸通山縣。1971年,通山縣杉木、太平、東源等地劃歸陽新縣。
資源優勢
通山縣有以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玄武石為龍頭的建筑業資源,有以風電、水電、核電、蓄能電為主的能源業資源,有以九宮山、富水河、隱水洞、古民居為主的旅游業資源,有以商品單、“兩魚一蝦”為重點的畜牧、水產業資源,有以低碳硅鐵、活性石灰為主的冶金業資源。通山境內礦產資源有40余種,已探明中、小礦床14處、礦點95處,礦化點15處。煤礦有石煤、煙煤、無為煤和瀝青煤4種,總儲量約1534.7萬噸;全屬礦資源以鋼、鎢、銻為主。鋼礦總儲量約5000萬噸,鎢礦儲量約2.8萬噸,銻礦總儲量2.2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以大理石、白云石等居多。大理石總儲量約7000萬立方米,白云石總儲量約18億噸,石灰石總儲量約20億噸,巨晶方解石D級儲量450萬立方米,石英石(硅石)總儲量2050萬噸,遠嶺土(耐火粘土)儲量500萬噸,建筑花崗石總儲量5000萬立方米。通山又是一個資源大縣。林特資源方面,人均林地和人平木材蓄積量均比全省高1倍以上,楠竹面積40萬畝,居全省之首。旅游資源方面,有國家級風景區名勝九宮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闖王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隱水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石古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觀星羅棋布。電力資源貯量巨大,其中水電貯量11萬千瓦,可供可發的有7.5萬千瓦,風電資源僅九宮山裝機容量達15.7萬千瓦,目前,九宮山風電一期工程正在動工興建,核電選址初定,蓄能電厚積待。
新譯通翻譯公司提供通山翻譯服務,為體現高度音意統一,同時也體現了公司“誠信待客、以誠立業、共榮發達”的宗旨。公司于2000年7月正式營業,業務以翻譯(口筆譯)為主、以商務中介、軟件開發、技術咨詢服務、網站設計等為輔。公司是通山知名和有技術實力、也是目前上海市最大最專業的科技型翻譯公司。看看同行的網站,再看看我們的動態公司業績,眾多和不斷擴大的新老客戶群就知道我們專業不專業。公司目前業務涉及長三角地區等省內較發達的市并輻射到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溫州、福建、廣東及少量海外業務,在建筑、機械、化工,金融,汽車,地質等專業翻譯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